就在普京准备访美会谈的关键时刻,特朗普在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内推动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握手言和,这一举动引起了国际政治版图的微妙变化。8月9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在他的调解下,这两个长期敌对的国家将停止战斗,并签署双边经济协议。美国将在两国建设的过境走廊中拥有独家开放权和99年运营权,这条走廊被命名为“特朗普国家繁荣和平之路”。

美国在高加索地区的介入并非偶然,这条所谓的“和平走廊”实际上是美国版“一带一路”的缩影,旨在对抗中俄的战略利益。一位白宫官员直言,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将获得美国这个强大伙伴的支持,而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将成为输家。高加索地区历来被视为俄罗斯的重要势力范围,但目前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争泥潭,对于美国在其后院的小动作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早已对俄罗斯的影响力产生抗拒心理,阿塞拜疆因客机坠机事件与俄罗斯关系恶化,亚美尼亚则退出了俄罗斯牵头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外交政策全面向西方倾斜。

美国此举意在通过推动亚阿和平进程,介入南高加索这片战略要地,对标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试图对中国跨中亚合作造成阻碍。然而,历史经验表明,美国政府能否坚持这种长期项目还是未知数。拜登政府提出的“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倡议”和“印太经济框架”均以失败告终,特朗普的这一计划也可能成为虎头蛇尾的无效方案。

在美俄确认阿拉斯加首脑会晤前,普京先给中方打电话,体现了俄罗斯对中俄关系的重视及对美俄接触可能影响中俄合作的担忧。中国是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两国贸易总额达到2448亿美元。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原油和天然气,已成为俄罗斯外贸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普京在通话中强调中俄合作不会受第三方影响,中方也表示乐见俄美双方保持接触,改善彼此关系。

除了联系中国,普京还致电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度和白俄罗斯等国领导人,确保这些国家不会因俄美关系变化而产生误判。尽管俄美即将会晤,但会谈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果仍不确定。美方似乎更倾向于使用军事和政治手段迫使俄罗斯妥协,而非平等对话。此外,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次会谈颇有微词,认为只有乌克兰参与会谈才公平。欧洲国家也表达了对乌克兰危机解决方案的关注,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将与欧洲伙伴加强协调,继续支持乌克兰。

从另一个角度看,俄美领导人的会晤本身就是巨大的政治成果。自俄乌冲突以来,俄美关系迅速恶化,这次会谈可能是关系恢复的信号。阿拉斯加作为会面地点的选择具有象征意义,俄方提到白令海峡经济利益交汇,透露出俄美关系可能出现的微妙转向。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各国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布局。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些外交动作都将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